朝夕光年多个游戏工作室收缩[游戏论坛大全align]
朝夕光年(字节游戏业务主体)的裁员规模不及教育,但同样要面对营收压力。
在本轮整体裁撤的 101 游戏工作室是字节游戏最早成立的工作室之一,其团队主体是字节在 2020 年收购的游戏公司墨鹍科技,主要专注研发经典 IP 游戏。该工作室负责人费舍尔曾是一家知名游戏开发商在中国的测试主管、助理制作人。
据了解,101 工作室手中目前有三个游戏项目。101 工作室裁撤后,字节游戏上海地区仅剩专注于大 DAU、中重度游戏研发的无双工作室。
无双工作室主推的《航海王热血航线》在 2021 年 4 月上线首日便登顶 iOS 免费榜,但随后未能延续此成绩,七天留存率曾一度降至 30%。“目前也尚未回本。” 一位知情人士称。
此外朝夕光年旗下其它地区工作室的部分项目也将遭到裁撤,其中包括北京绿洲工作室 P5 项目——一款玩家对战类射击游戏。而字节游戏发行线则在今年 5 月进行了一次团队缩减。
这并非朝夕光年第一次启动裁员。[游戏论坛大全b]一位朝夕光年人士告诉《晚点 LatePost》,2021 年年底,字节已经裁撤了几个投入较大的项目,其中包括由北京绿洲工作室负责开发的一款开放世界游戏,该项目曾被内部寄予较高期望。
字节进入游戏行业时间很短,但它早已是游戏营销的重要流量渠道,一进入市场就展现出颇大的野心。
字节目前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四地成立的若干游戏工作室,几乎覆盖了所有类型的手机游戏:休闲游戏发行、各品类中重度游戏研发、经典 IP 游戏开发、开放世界游戏研发、赛事体系搭建,甚至是虚拟偶像开发。2021 年,字节又先后收购了沐瞳科技与有爱互娱两家游戏公司,沐瞳科技的《无尽对决》是东南亚最受欢迎的多人射击类手游。
一位朝夕光年人士告诉《晚点 LatePost》,部门的一个核心策略是全面铺开,然后对游戏类型进行分层,一部分团队做成本低、但容易产生现金流的游戏,再用他们挣到的钱供养需要多年研发的大型游戏。
字节跳动成立的第一个游戏工作室是北京绿洲工作室。它从成立伊始便启动了超过 6 个项目,其中包括用于培养年轻人的独立游戏项目;研发简单、强依赖运营和渠道的棋牌类游戏;主打出海的策略类游戏;中型体量的第三人称射击和角色扮演游戏,以及超大投入、超百人参与的开放世界游戏。
在朝夕光年成立初期,其负责人严授也为团队争取到了有别于集团整体的管理机制,比如可以自己搭建投资团队、项目暂时不需要考虑营收、双月 OKR 不用过分聚焦数字层面的表现。
张一鸣曾说:“游戏业务并没有取得太大的突破,几款游戏的指标也不算表现得很好。” 他表示,做游戏需要更多的耐心,在机制上,也会赋予游戏业务更多的自主性。
不过三年过去,朝夕光年做出的成绩并不突出,用成本低、能赚钱的游戏养大型开发团队的策略也没有见效。[游戏论坛大全b]
缺乏游戏开发的技术与经验积累是朝夕光年现阶段最突出的问题。[游戏论坛大全b]一位朝夕光年上海工作室人士称,游戏很难短时间大力出奇迹。如果所有团队都得现拼,技术、底层架构、工具链都要从头开发,这种做法效率低且失败率很高。
整个行业在过去三年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2019 年起,游戏业向工业化时代踏进,腾讯、网易开始搭建工业化管线,米哈游的《原神》让行业第一次见识到了中国游戏工业化的雏形。“做游戏的门槛比过去高了太多,字节对此却认识不足。” 一位朝夕光年人士说。
上述人士称,很多朝夕光年的制作人都是从页游、端游转型而来,他们还在按照过去的成功路径看现在的市场和产品,以为现在做一款游戏还和过去一样简单。“这也是为什么字节有胆量在一开始就立项做开放世界游戏。”
2021 年开始,字节游戏开始对项目的营收有了要求。而据《晚点 LatePost》了解,字节游戏负责人严授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保证项目实现经营达标,包括流水和毛利。
在撞上天花板之前,这两个业务已经遇到问题[游戏论坛大全align]
2021 年 7 月的 “双减” 政策宣布,面向中小学生的学科辅导必须转成非营利业务,也不得再向 6 岁以下儿童提供线上课程。2021 年 8 月,游戏版号停发大半年,直到今年 4 月才恢复。
但在政策限制到来前,字节跳动在游戏和教育业务已经投入超过两年时间,并没有获得与投入相匹配的成功。
此前字节教育的多个业务里发展最好的瓜瓜龙也持续高额亏损,去年初用户规模只有猿辅导同类产品约五分之一。朝夕光年的突破则更少。
据《晚点 LatePost》统计,2018 年~2020 年,字节跳动自研、收购了大量项目,光在苹果 App Store 上线的应用就有约 140 个。
但今天支持字节跳动公司收入以及估值增长的依然是更早上线的抖音和 TikTok。抖音、TikTok 成功所依赖的能力更多是在今日头条基础上的进化:基于算法的流量分发。
抖音胜出中国短视频之争,TikTok 抢走 Google、Facebook 的用户已经证明,全世界再没有第二个公司像字节跳动一样让算法、运营、审核如此高效协作,推动产品快速进化、吞噬用户时间。
2018 年之后,字节推出的成功产品,不论主打免费的番茄小说,还是《我功夫特牛》等简单休闲游戏也都依赖字节的流量优势。
但大型手机游戏需要 IP、模式、创意、技术、运营等多方能力和往往数年的开发——当用户反馈到来时,很多重要决定已经做出。
类似的还有在线教育。在线教育此前最成功的教学模式——双师直播大班课有数十个环节,从投放、试听、付费到续费等多个环节都依赖人力和强管理。且大班课一年有四个周期,每个周期都有至少 15% 用户流失。
在环节多、周期长的游戏和教育市场,字节无法延续此前成功所依赖的快速反馈、快速决策、快速调整。
一家公司投入资源做不同于自己熟悉路径、需要不同团队文化的新业务自然不容易成功。但在管理者对未来无限乐观、创始人精力无限投入时,往往会容忍这样的创新投入以及失败。
一旦管理者乐观消散、甚至热情也消去,公司往往会回到成功率更高的投资,甚至减少投资。这已经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的新常态,字节只是最后一家收缩业务的平台巨头。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晚点LatePost (ID:postlate),作者:陈晶 高洪浩,编辑:黄俊杰